论坛

Forum

朱崇坤:关于实现国际法治的路径思考

当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全球化面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挑战,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情势呈现蔓延趋势。即将过去的2020年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泛滥的情况下,更加凸显了国际秩序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我们在法治建设方面,一定要高度重视国际法治的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全面依法治国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陈惊天: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三千年中华法文化的精髓

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的大的背景是中国的崛起,是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在这个大背景下最关键是什么呢?是文化的自信,在法治领域则是法治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的目标是什么?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中国特色”,那么,中国特色在哪里?第二个是“社会主义”,那么,社会主义和其他主义的区别又在哪里?法治是不是具有共性的制度?我在这几年的交流过程中经常碰到以上质疑。有人会说:“法治是西

张勇:习近平法治思想特点的学习体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两次重大突破。第一次突破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的划时代创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在民主法治建设中表现出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方针,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

王伦轩: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不断加大法治反腐力度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党中央召开了历史上首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这是在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党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决定,是我们的又一行动指南。为了呼应我发言的题目内容,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些认识,一是从反腐败斗争历程看法治反腐;二是对今后法治反腐的几点建议。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

梁迎修: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系统思维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就其主要方面来讲,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

马生安:现象与理论|符号学视角下的行政行为公定力

摘要:作为公定力理论研究对象的公定力,其产生、发展至今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历史形态:基于国家公权力先验优越性推定的事实上的效力;基于宪法、行政诉讼法制度推定的法律效力;为行政程序法明确规定或判例法确定的法律效力。公定力概念表达的并非是行政行为任何一项具体的效力内容,而是对行政行为的存续力、拘束力及强制力之效力内容的概括与统称,属于反映和揭示行政行为效力之普遍性或一般性问题的范畴。在现代社会,公定力本质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规范法律实施行为”论坛暨《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9)》发布会在京举行

2020年12月19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规范法律实施行为”论坛暨《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9)》发布会在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和中南大学联合举办。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夏道虎等领导出席并发表讲话。《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9)》发布会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中国法治实施报告》副主编董治良,中

第三届中国法律实施论坛在京召开

2023年12月21日,中国行为法学会第三届中国法律实施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法治社会建设与法律实施”。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原主席、中国行为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罗豪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民盟中央原副主席李重庵,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名誉会长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