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藏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
7月7日,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甘藏春在出席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南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4)》发布会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实施”专题研讨会上发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我想讲3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高质量的法治政府是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政府和市场经济从来都
景汉朝:深化法治改革之出路
7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景汉朝在出席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南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4)》发布会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实施”专题研讨会上发表《深化法治改革之出路》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中国法治实施报告》已经连续12年,如此坚持,实属不易,令人钦佩。主创团队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为研究
张雪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检察公益诉讼
7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出席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南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4)》发布会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实施”专题研讨会上发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检察公益诉讼》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首先,向2024年度《中国法治实施报告》的发布表示衷心的祝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行为法学会与中南大学持续合作、持续见证,记录了新时代中国法治实施的生动实践。我记得上一次
江必新: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
2024年7月7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南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4)》发布会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实施”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法治实施报告》主编,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江必新致辞。以下为致辞摘要,标题为编者所拟。江必新说,自2012年末《中国法治实施报告》项目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诉源治理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诉源治理,就是吸收借鉴先进、优秀的法治文明和法律智慧,阐释好中国特色司法理念,不断完善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如何做深做实“第二个结合”,挖掘、承继、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商事领域刑事合规圆桌会议在京召开
2024年6月1日上午,由中国行为法学会理论研究专委会组织的“商事领域刑事合规建设圆桌会议”在北京新华社二院举行,来自最高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法学会、新华社、知名律所等法学界的十多位专家参与了圆桌讨论,就当今的经济形势、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度的分析研究。与会专家畅所欲言、精准解析,从多个角度为中国企业家提振信心、创新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守法合规经营献计献策。专家一致认为,每个企业只有重视合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新《公司法》要点解析暨实务应用论坛在津召开
2024年5月25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新《公司法》要点解析暨实务应用论坛”在天津宾馆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行为法学会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天津张盈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天津市商业联合会、天津市中小企业会计服务行业协会、清华大学校友会、中国民主建国会滨海新区天津港保税区支部、天津港保税区商会、天津河北承德商会、天津张盈(武清)律师
李如林:大力推进全民守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全民守法”。中国法学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要求,扎实有效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全民守法,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全民
景汉朝:创新矛盾纠纷化解制度机制
法治社会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建成法治社会,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支撑,其中创新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制度,就是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方面。正确处理纯民间调解与人民调解的关系,赋予纯民间调解法律定位。人民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的调解,而日常生活中公民个人纯民间调解大量存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许安标:加快社会立法 夯实法治社会建设基础
加快社会立法,健全完善社会领域制度规范体系,是加快法治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体系是加快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社会领域立法即社会立法,包括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社会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组织、基层社会建设、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