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Forum


202477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南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4)》发布会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实施”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法治实施报告》主编,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江必新致辞。以下为致辞摘要,标题为编者所拟。

江必新说,自2012年末《中国法治实施报告》项目创立至今已近十二年。这十二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二年来全国各战线法律实施工作者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在14亿百姓的生活中,扎扎实实地书写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恢宏长卷。《中国法治实施报告》持续见证、逐年记录,今天正式交出了第十一卷《报告》。

江必新介绍,《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4)》汇聚了20所高校, 9家实务部门,共40位著名学者和实务专家联袂创作。全书共80万余字,分四大部分共20个报告和10篇名家评案。总报告,宏观梳理年度法治实施总体情况,旨在总览全局;七大部门法13部实施报告,分章详述法律体系各部门实施进展,重点突出专域;6部年度法治实施专题报告,深入探索年度法治实施重大主题,旨在聚焦要点;十大典型事件名家评析,权威解读年度最受关注大案大事,以求见微知著。

江必新说,6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唯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江必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宝贵经验就是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其复杂性和难度可想而知。唯有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才能减少进一步全面改革的阻力;唯有坚持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才能巩固深化改革取得的来之不易的宝贵成果。

江必新表示,如何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化法治实施、提供法治保障,是全体法律人面临的时代命题。我们将聚焦这一主题,从政法工作、法治政府、检察工作、司法工作、法律服务与法律援助,以及法理和各部门法全方位聆听专家意见,开展专题研讨。

 

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景汉朝,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董治良,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甘藏春,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会长胡云腾,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中国法律援助和司法行政英烈关爱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张建华等到会并发表讲话。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秦前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顾问胡建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会长刘俊海,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会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顾问王晓晔,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静漪,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讲席教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孙佑海,浙江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双聘教授、中国行为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春晖等十位国内著名法学专家分别发表专题演讲,从法学各领域分别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实施的重大关系。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法治实施报告》完整记录了新时代中国法治实施的生动实践,全景呈现了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划时代的进展,是我们当代或者后代研究中国法治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全面的参考资料。主创团队连续十余年坚持观察、研究、撰写、编纂、出版,尤为可贵!时间越长,越能彰显《中国法治实施报告》的历史价值。《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24)》体系完整,内容详实,数据和资料丰富,研究方法多元,材料的抓取、评估方法的选择等客观科学,对实务界和学术界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今天的发布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实施”为主题进行研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撰稿:欧阳雪

责编:李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