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2月最高检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来,河北省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层层压实责任,紧盯民生领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重损害社会公益的突出问题,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综合运用法律监督手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共办理各类“检护民生”案件3.1万余件,取得丰硕成果。
突出重点领域,推动保障民生安全
聚焦食药安全领域,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全省部署开展“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之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聚焦8个重点方面40项具体问题,共立案2348件,同比上升253%。张家口市张北县检察院对草原天路沿线商户存在的以猪肉干、鸭肉干冒充牛肉干、产品质量安全不达标等问题进行监督,推动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切实规范文旅市场秩序。邯郸市丛台区检察院督促整治动物血制品非法添加工业用甲醛行政公益诉讼案、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督促整治海鲜食品超范围经营行政公益诉讼案等4件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加大对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的打击力度,受理审查起诉食品药品犯罪614件1106人。沧州泊头市检察院在办理顾某某等人非法经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中,对私设屠宰场、含有“瘦肉精”的猪肉流向市场等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该案入选“两高”联合发布的依法严惩危害食用农产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关注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筑牢网络信息“防火墙”。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查起诉9872件13537人,提起公诉8739件11710人。突出打击重点,深挖打击涉诈软件技术开发、非法网络引流推广等黑灰产犯罪,对团伙首要分子、骨干成员依法从严处理,形成有力震慑。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受理审查起诉115件300人,提起公诉59件125人。加强生物识别、医疗健康、行踪轨迹等敏感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立案公益诉讼案件142件,制发检察建议97件,起诉2件。河北省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辖区内电信从业人员存在泄漏、贩卖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于今年6月立案,7月召开听证会并当场送达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排查全省代理商28808家,处理违规代理商440家,扣罚佣金294万元,有效维护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紧盯金融安全领域,守护老百姓“钱袋子”安全。加强金融领域检察监督,以经济金融安全促民生保障。邢台市检察院在办理白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紧盯风险化解、追赃挽损等关键环节,推动追加认定集资参与人37名、集资数额707万元,实现538名群众财产零损失。石家庄、邢台、沧州等地部署开展涉金融案件民事检察监督专项活动,共办理涉金融领域案件1154件。承德市检察院在办理某农村商业银行与滦平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针对某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监管漏洞可能引发新的金融风险等问题,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承德监管分局制发检察建议,助推堵塞监督漏洞,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协同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守护宜居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纵深推进“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共立案3494件。突出尾矿库专项治理,共立案71件,制发检察建议46件,督促安全生产、防止环境污染、有序推进修复,取得初步治理成效。保定市高新区检察院督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持续开展“利剑斩污”、严厉打击危废和监测数据造假、深入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等专项活动,共批准逮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和污染环境犯罪355件549人,提起公诉701件1254人。京津冀三地公检法环四部门联合会签《打击治理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协作框架协议》,共同惩治海河流域污染环境犯罪,携手聚力共建共享碧水蓝天。
关注“三农”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食用农产品安全、高标准农田保护、农村安全生产等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今年以来,共办理服务“三农”公益诉讼案件1291件,保护被占用、破坏农用耕地面积7833余亩,督促清除处理农村违法堆放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3万余吨,督促治理恢复农村被污染水域面积140余亩,督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产品案值7万余元,督促收回被套取或冒领国家惠农补贴、扶持资金48万元。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犯罪行为,通过严惩犯罪、紧盯线索、逐案登记、跟踪监督、宣传发动、制发检察建议、堵塞监管漏洞等各项有效措施,确保“检察蓝”有效护航“春耕绿”。针对粮食流通领域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民事纠纷,依法开展支持起诉,衡水深州市检察院支持刘某某等4人起诉某粮食有限公司,追回被拖欠粮款3万余元。同时,就办案中发现的粮食流通、监管环节的盲区和风险隐患,向相关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稳定粮食购销市场秩序,守护粮食安全。
紧盯特定群体,全力守护民生福祉
守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共批准逮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60件61人,提起公诉71件79人,帮助农民工讨回欠薪352万余元。做好民事诉讼监督和支持起诉工作,共办理涉农民工权益保护案件800余件,为农民工群体挽回损失2300余万元。邢台南宫市检察院办理的孔某某等21人追索劳务报酬支持起诉案,为农民工追回欠薪13万余元。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检察院依法支持9名高中毕业生起诉,追回拖欠的暑期工薪酬3.4万余元。规范开展涉劳动者权益保护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化解相关行政争议11件。注重机制建设,沧州、廊坊、衡水等地与相关部门建立劳动者权益保护协作机制16个,凝聚多方合力,全方位、多角度协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守护妇女合法权益。加大对妇女群体权益保障力度,批准逮捕拐卖妇女儿童、强奸、强制猥亵、侮辱等犯罪1927人,起诉2108人。办理相关民事检察监督案件200余件,挽回损失1900余万元。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共办理保护妇女权益案件41件。河北省检察院与河北省妇女联合会、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开展维护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专项行动,办理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益案件27件。河北省检察院与河北省妇女联合会联合举办“法治守护半边天,携手建功新时代”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多方共商保护妇女权益举措,凝聚妇女权益保护合力。
守护未成年人、老年人合法权益。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坚持“零容忍”,从严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审查起诉侵害未成年人案件2203件3150人。坚持精准预防,会同河北省公安厅、河北省教育厅等16家省直单位部署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工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联席办设在省检察院。抓住法治教育、人员包联、空间防控三个关键点,推动专门学校、社会观护基地和家庭教育指导站建设。专项工作以来,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犯罪快速增长,扭转了未成年人犯罪持续高发态势。及时全面开展对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对368名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72.3万元。积极推进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衔接,向相关部门移送社会救助线索123件,涉及困境未成年人93人,联动各方共同解决未成年人面临的心理创伤、家庭就业、失学辍学、医疗救治等问题。依法严惩侵害老年人人身财产犯罪,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守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河北省检察院与河北省军区等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完善“四优先”举措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办法》,多层面构建协作机制,多途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多渠道服务军队建设。与石家庄军事检察院联合开展“深化军地民事检察协作,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专项活动。截至目前,共受理涉军人军属民事检察案件13件,办结8件。廊坊等地专门设置涉军案件工作窗口,开通涉军案件“绿色通道”。廊坊市固安县检察院与贵州省岑巩县检察院共同协作,通过跨省线索移送,支持退役老兵起诉,快速追回劳动报酬6000元。做优涉军人军属司法救助工作,拓展线索来源,加大救助力度,共救助退役军人及军属27件。承德市承德县检察院在办理的现役军人金某某父亲申请执行监督案中,针对法院违法终结本次执行问题,督促恢复执行,并依法开展司法救助。
注重宣传引导,切实营造“护民”氛围
强化数字赋能,畅通民生诉求渠道。围绕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研发建成民事行政检察数智平台,提升监督质效。开通“易申请”手机端便民受理窗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及时、高效的司法服务。
强化法治宣传,提升法治意识。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契机,全省检察机关深入乡村、社区、公园、企业等,积极开展防范非法集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预防校园欺凌及民法典等为重点内容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检护民生”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邯郸市检察院召开以“检护民生·温暖邯郸”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通过“检言漫语”推出“检护民生”系列漫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具有标志性、典型性的检护民生案件,讲好案例背后的检察为民故事。
下一步,河北省检察机关将继续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案件每一个环节”,打造更多检察为民“好产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书写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检察答卷。
供稿: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撰稿:张晨辉
责任编辑:欧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