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行为法学会财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资深顾问张荆强调,面对日益复杂的犯罪形势,传统的犯罪预防策略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交流,从“人的健康”这一全新视角出发,为犯罪预防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解决方案。张荆针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与趋势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当前研究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了加强数据共享、明确研究方向等具体建议。
张荆还从财经行为法学的独特视角剖析经济健康与犯罪预防之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经济活动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犯罪行为往往与经济利益的扭曲分配密切相关。因此,从经济根源入手探寻犯罪治理之道,是构建长效犯罪预防机制的关键所在。


亚洲犯罪学会原会长许春金教授通过详实的实证研究数据,揭示了健康状态、被害经历与持续犯罪行为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为遏制持续犯罪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策略建议。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皮艺军、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苏明月、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编审闵征等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分别从犯罪观与刑事政策、法律与道德冲突、犯罪学基础理论等多个维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人的健康与犯罪预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机制,为构建科学、有效的犯罪预防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鞠春彦提出的“原心定罪”理念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共鸣。他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对犯罪者心理状态的考察与评估,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实现法律的公正与效率。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王辉主任则从健康权保障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国家责任与个人刑责承担之间的平衡问题,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提高公民的基本健康保障水平。
中国行为法学会财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李婷提出当前法律查询系统的不完善之处,呼吁能够建立更为全面、官方的法律查询平台,以便公众更好地了解和遵守法律。

与会者一致认为,将人的健康纳入犯罪预防的考量范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与新挑战,将继续深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为推动犯罪学研究向更加深入、全面的方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会者期待通过加强跨学科交流与国际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撰稿:李闻
责任编辑:欧阳雪